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一百五十七章 养猪产业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,当前的企业办并不一定非得需要大刀阔斧的开拓性干部,找一个比较守成的主任,稳定住良好发展局面就可以了!

    这一点,王中军是足以胜任的。

    为官一任,造福一方!杜远舟给自己的诫勉是,在其位谋其政,尽其则成其事,为官一时,履职不殆。如何做到?靠金钱?靠法律?靠制度?这些当然都要。但更重要的是靠人格来点亮自己心中的诚信之光,靠人格来守护心灵底线。人不同于动物,人之所以为人,在于人是有意识的。人可以有意识地履行责任,抑或有意识地不履行责任。因此,人要战胜自己惰性、困苦、恐惧和贪婪,才能在事业的大道上不断前行。

    作为主抓经济的副镇长,杜远舟当然不能被酒厂所牵绊。见酒厂发展已走入正轨,他便开始投入到发展农户养殖经济中去。

    对于发展农户养殖产业,包括冯太忠等一些领导是不屑一顾的。他们始终认为发展工业,才是发展经济。但有感于杜远舟搞经济的威名,只好暂时采取退让一步的策略,任杜远舟放手施为,不支持,也不反对。

    坐在办公桌前,杜远舟仔细厚厚的农户资料,这些都是各村统计后交上来的。里面全是全镇各类养殖大户的综合资料。翻了一遍之后,杜远舟将目光放在了最后一份农户资料上面。

    从这个叫刘爱民得资料上来看,这是一家养猪大户。从几年前就开始养猪,最多时的时候达到八九十头猪,这才当时来说,绝对不算少了。按理来说,这样的农户,应该放在前面呀!工作人员可能认为养猪并不是产业,农村家家都养,只不过他家养的多了一些而已,所以放在了后面。

    这人看起来思想很对路子。杜远舟想了想,拿起了桌子上的电话,给刘爱民所在的四家村村长赵海波打了一个电话。

    从赵海波那里,杜远舟了解到刘爱民这个人,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能人。从八几年联产承包责任开始之后,国家放宽对私人经营的限制之后,他就跑到盛京市郊,租了一片田地全部都改成了菜地。新鲜的蔬菜一种植出来,立刻就热销到盛京。接下来两年,种菜卖菜为刘爱民赚取了第一桶金。

    可惜了,租他土地的农户见他赚钱,纷纷都自己搞起来。看到自己受到排挤,刘爱民便直接抽身回了马关镇。这刘爱民胆子大得很,八几年的时候,国家对投机倒把,个体经营还存在一些争论,可这人却是没有任何的畏惧。针对市场上猪肉缺少的情况,又在自家开始了生猪养殖。

    如今,在改革开放的趋势越来越明朗之后,刘爱民开始准备扩大规模,可惜受到资金闲置,一直发展得不快。

    从这些信息来看,这个刘爱民应该是有着那种农民本性的人。这样的人,骨子里是很顽固,甚至是执拗的。但是,这种人,又极有主见,只要认准的路,一直走下来,一定会有所成就,只是大小不同而已。

    看着远处的青山连绵,小溪流淌,在绿树浓郁的村头之间,一栋很洋气的两层小楼,鹤立鸡群般屹立在路边,显得格外醒目。在路口边上树立着一块高大的牌匾——锦城市长白县爱民生猪养殖场。

    赵海波远远指着小洋楼,冲着杜远舟说道,“杜镇长,这就是刘爱民家。他家的养殖场就在楼后面的大院子里。”

    走近洋楼,院门是开着的,有两条大狼狗在门前趴着,看见杜远舟一行过来马上站起来,露出獠牙,发出“呼呼”的警告性低鸣。

    赵海波站在门口大声喊道:“里面有人吗?爱民兄弟在不在家?”

    “来了,就来了”犬吠声也惊动了房子里面的人,不到半分钟,一个身高大约一米六七左右的清瘦男子从里面走了出来。精干的平头,黝黑的皮肤。穿着打扮还算干净,但和整日劳作下地的农民也没有啥两样。

    “村长来了,快请进,你们快请进屋。”刘爱民毕竟也是见过一些世面的人,知道一些人不好惹,赶紧把他们让了进去,态度倒是非常热情。

    两条大狼狗看到主人出来都安静地坐下了,但依旧虎视眈眈的。随后跟出来的刘爱民老婆,赶紧把它们关到大门旁的一个狗窝里。

    “爱民兄弟,这是咱镇上的杜镇长。”赵海波忙着介绍道。

    “您好,刘老板,我是杜远舟。”杜远舟面带微笑,说话的语速和语气都保持得很好,给人一种极具亲和力的感觉。

    杜远舟和刘爱民热情地握了握手。然后,赵海波又把随行的农科站站长赵玉田等人介绍了一遍。RS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