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四十四章梦魇遐想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就这样,公孙瓒的大军出征了。

    他们将会从草原撤出,而后从幽州涿郡向南,进入冀州的渤海郡。再从冀州渤海郡向南发起攻击。

    青州基本上属于传统的“齐鲁之地”。在这里稍微吐槽一下罗贯中的地理学得不好……当然这里也不能全怪他,因为他没有来过嘛。与北方一塌糊涂的地理相比,南方的地理就详细得多。毕竟是在南方打过仗的人——

    那就是,这里有个很重要的问题——青州的地理位置问题——

    虽然号称是“河北四周”,但实际上青州几乎绝大多数土地,都在河南——也就是黄河以南。基本上属于现如今的山东,所谓的齐鲁大地。

    所以说,说袁绍是“河北四州”的说法完全错误。应该是河北三州,河南一州才对。

    当然这个并不是太重要。因为在官渡之战前后,袁绍所拥有的除了冀州之外的三个州的状况,都不是太好……

    幽州经过了他与公孙瓒之间接近十年的拉锯战,民生凋敝的要命。并州面临着北方的南部匈奴的袭扰,而且还有黑山贼的问题……当然就算不计算这两点,并州也是一个贫瘠而且没什么人口的地方。

    其中最惨的就是青州了。

    青州原本作为古齐国所在地区,想想看当年的晏子是怎么吹临淄城的吧,齐之临淄,三百闾,张袂(meì)成阴,挥汗成雨,比肩继踵。人口之重,工商业之发达,可想而知。

    而经过两汉的发展,这片土地自然变得更加发达了。在西川锦这个牌子没有起来之前,帝国最好的丝绸来源便是齐地。这里庞大的人口数量——尤其是城市人口数量,城市手工业,工坊以及工商业人口数量,让齐国成为了两汉时期最为富庶的一片区域……当然了,最终这也酿成了一场灾难。

    繁荣的城市手工业,随之而来的便是可怕的剥削与压迫。人口数量的膨胀,带来的便是人地矛盾,以及赤贫阶级不断增加。

    乡间的地主与城市工坊主们合二为一,带来的便是愉快的双重压迫。

    他们在乡下吞并田产,不断逼迫人民破产。而后又将这些破产的,背负债务的赤贫阶级,丢到城市的工坊里面,没日没夜的为他们进行生产,产生庞大的利润——丝绸——瓷器——诸多玩物,珍馐美味……所有的一切,所有的繁荣与所有的财富,都是建立在劳动人民深重的苦难,以及可怕的压迫之下的。

    在这种情况下,大家就不用奇怪,为什么在黄巾军已经基本平定的情况下,为什么青州地区一下子,又多出了“百万黄巾”这样令人奇怪的问题了吧。

    很简单,哪里有压迫,哪里就有反抗。

    “真是糟糕啊。”

    在得到恶劣这些情报之后,刘玄德的心情变得有些糟糕。

    一方面是为人民的深重的苦难而叹息。而另一方面,则是为未来感到担忧。

    发展工商业以获取利益,是刘备的既定国策之一。但是要如何平衡工坊主人们,以及工人之间的利益。让新兴的资产阶级——这简直是一定的——之前说过的,刘玄德并没有建立一个达到人类终极目标的国家的能力,所以说,用“比较先进的”来代替不够先进的,这本身已经是一种进步——刘备所要保证的便是让这种进步,一直发展下去。并且保证这个国家,这个民族的人们一直具有反抗精神,以及具有足够的政治素养……

    这一切千头万绪,让人觉得痛苦。但又不能不做。

    “所以还是要殖民啊,对外转移国内矛盾。啊,啊。”一想到这里,刘备就觉得有点难受……

    某种意义上说,他这位身份地位以及人品道德都非常高明的人,与青徐之地的诸多邪恶的工坊主人没有本质区别——

    或许,他对于他的工人们更好。他的机械设备更加先进,他的管理理念更先进并且他的经济理论,他的工业管理技术,还有人才培训,还有技术……等等等等。

    这一切弥补了工作时间,以及压迫强度这两点问题。让刘玄德的工坊,在较为优越的环境下,仍旧能够以绝对优势,将那些压迫,剥削民众过甚的工坊击垮。

    当然这里还有另外三个优势。

    第一个优势是刘备自身。他自己并不像任何一个工坊主,商人那样骄奢淫逸。而是在过着较为朴素的生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